2025年3月5日,李明大使在塞尔维亚《政治报》发表署名文章《“一带一路”,中塞合作幸福路》,宣介中塞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成果。全文如下:
2013年,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倡议,即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。十多年来,“一带一路”取得丰硕成果,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、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,150多个国家、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文件,实施了几千个合作项目。希腊比雷埃夫斯港、雅万高铁、匈塞铁路、秘鲁钱凯港、中欧班列等项目造福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人民。作为中国的铁杆朋友,塞尔维亚是最早响应、参与和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欧洲国家之一。任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以来,我见证和参与中塞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成果,对中塞铁杆友谊的标杆和典范作用深感自豪。
“一带一路”是开放对话之路。2023年10月,武契奇总统赴华出席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,与习近平主席共同见证签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中期行动计划。2024年5月,习近平主席成功访塞,塞尔维亚成为第一个和中国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欧洲国家。我全程参与了此次访问,欣慰地看到贝尔格莱德遍布中国国旗,“热烈欢迎亲爱的中国朋友”标语牌巨大醒目,首都万人空巷,更有幸亲历中塞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时刻。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,中塞高层互访不断,各层级交流方兴未艾,助力各项合作成果走深走实。
“一带一路”是惠民创新之路。我陪同武契奇总统、武切维奇总理等政要,数十次赴现场考察中塞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项目。斯梅代雷沃钢厂凤凰涅磐的故事传为佳话,匈塞铁路改变塞民众出行方式,泽蒙—博尔察跨多瑙河大桥、瓦列沃—拉伊科瓦茨快速路等桥梁道路打通地区堵点,潘切沃联合循环电站、科斯托拉茨电站等项目给千家万户民众带来经济便捷的能源。着眼未来,中塞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正向绿色发展、数字转型、智能创新等领域提质升级,探索清洁能源、跨境电商、大数据、5G等合作,将为两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。
“一带一路”是繁荣共赢之路。2024年,中塞自贸协定正式生效,全年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近32%,中国稳居塞第二大贸易伙伴。2013年至2024年,塞尔维亚对华出口额由2200万美元增至19亿美元,增长了85倍。塞尔维亚的葡萄酒、牛羊肉、果汁、蜂蜜、树莓等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。中国对塞直接投资额由2013年的2220万欧元增长至2024年的14亿欧元,成为塞第一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。在双方合作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中,塞尔维亚公司承包比重超过50%,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得到加强,提高了塞出口产品的附加值。
“一带一路”是交融共享之路。2024年,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启用,成为西巴尔干地区首个中国文化中心。中塞直航实现“北上广”全覆盖,2024年赴塞中国游客超15.6万,同比增长70%,数百名塞青年科学家和青少年赴华交流。今年春节,中塞双方在美丽的萨瓦河畔共同举办新春庙会活动,看到烟花盛放,两国人民笑脸相迎、欢聚迎春,我切实感受到中塞人民的友好情谊和中塞文化交融的美好共鸣。
“一带一路”已成为中塞合作幸福路。站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上,中方将继续与塞各界朋友共同努力,不断深化各领域交往与合作,排除干扰,坚定信心,加强协调,互利共赢,谱写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新篇,助力“塞尔维亚2027——跃向未来”发展战略,为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。